“国产车不如外资车”观念正在转变,“台州造”汽车热销车市
“说实话,前几年还觉得买国产车是件丢人的事。但这几年,国产车的品质与合资车的差距逐渐缩小,价格优势越来越凸显。”上月24日下午,台州方林汽车城里,陈先生正在试驾一辆金刚汽车。
陈先生2008年购买了第一辆私家车,曾打算今年4月左右换车,仍购买原先的日本品牌。“上个月坐朋友的车,感觉很舒适很平稳;借来开了几天,动力、刹车都很不错。想不到咱们台州吉利生产的汽车性能这么好。”陈先生说,“如果买金刚汽车,预算就大大减少,不用等到4月,现在就能换新车了。”
像陈先生一样,不少消费者“国产车不如外资车”的旧观念正在逐渐改变。如今的大街小巷,随处可见自主品牌的国产车,其中就包括吉利、吉奥、永源等台州本土企业制造的汽车。台州方林汽车城吉利4S店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:“我们的销量一年比一年好。年底正是销售旺季,热销车型需要等候提车。”
“20年前,汽车是少数有钱人专属的奢侈品,现在却走进了许多普通家庭。不得不说,这里面有台州企业的一份功劳。”陈先生说,“台州制造的汽车品质不断提升,在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不容轻视。”
300余名工人年产汽车9万台,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
上月23日上午,记者走进吉利集团路桥汽车工业基地。该基地主要生产金刚汽车,拥有冲压、焊接、涂装、整装四大工艺生产线车间。
冲压车间主要生产车壳和部分金属零件。一张张铁片在机器的反复压制下,形成凹槽型、流线型等形状。在焊接车间,操作人员将不同形状的铁片焊接在一起,整车外壳初具雏形。
相较于前两个车间操作人员忙得热火朝天,涂装车间则空无一人,两台巨型机器人正挥舞着“手臂”自动为车壳上色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该基地从2012年5月开始使用机器人自动喷漆技术。“这种技术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,但在国内汽车行业尚属领先。使用机器人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喷涂精度,也能减少涂料对工作人员的伤害。”
走进宽敞的总装车间,四条传送带正缓缓移动着。操作人员从吊索上取下喷涂完毕的车壳,送上滑板输送带。20余名操作人员先后钻进车壳,按序进行内饰装配。驾驶舱、仪表盘、操纵杆、方向盘、密封条、座椅……随着输送带的流动,汽车内部逐渐变得丰满。
接着,汽车被送上悬挂式输送带,10余名操作人员仰头为汽车安装发动机等底盘动力零部件。底盘装配完成后,汽车重回地面,操作人员为其安装轮胎并进行总检。
总检传送带的两旁,放置着检测和加注设备,通过零部件检测的汽车先后加注汽油、防冻液、洗涤液、真空刹车液、变速箱油等物料,由检测人员在车间跑道和淋雨房内试驾,如发现问题立即返回检修,总检合格的汽车则入库等候运送。
据工作人员介绍,该生产基地2013年年产汽车9万台以上,占吉利集团总年产量五分之一;而生产车间仅300余名工人,自动化程度较前几年大幅提高。
台州五大整车企业、3000余家汽摩配企业,均在国内同类产业占重要一席
汽摩及其配件是我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。早在2006年我市就被国家商务部、发改委授予“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”称号,玉环县和天台县分别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“中国汽摩配件生产基地”和“中国汽车用品饰品生产基地”称号。
目前,我市有吉利、吉奥、永源、彪马、中能等整车制造企业,是我国经济型轿车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,皮卡、SUV和农业用车等产销量也位居全国前列。
而汽车配件产业,十几年来也发展迅速。目前,我市有3000余家汽摩零部件生产企业。其中银轮公司制造的汽车冷却器、跃岭公司制造的铝合金轮毂,供应给多个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,产品享誉全球。此外,台州企业制造的汽车刹车管、齿轮、轴承、减震器等,也在全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占有重要地位。
“所有的汽车零配件都能在台州加工和制造。”这是在台州汽车制造企业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。最初由整车企业带动的零配件行业,如今“逆袭”支持整车行业发展——产业集聚已成为台州汽车制造业的重要优势。